電話查詢:2756 2253
更多聯絡資料

牧者心聲

教會的生命力

於 2020年08月03日 發佈自 方志強先生

早期教會凡物公用(徒2:44),恆切聚會(2:46),天天查考聖經(17:11),聖靈充滿又滿有傳福音的動力(4:31)。今天教會不能抄襲形式,卻要實踐其內在的素質,保持屬靈群體的生命力。

「凡物公用」代表著信徒委身於教會,甘心以財物作奉獻和彼此支援。「恆切地聚集」和「天天查考聖經」顯示信徒感受到聚會和聖經帶來的生命力。「聖靈充滿」雖是神主權的選擇,但也顯示早期信徒普遍活在聖靈引導的生活之中。「放膽傳講神的道」是由內在生命驅動的外在實踐,是一種充滿熱忱的行動。

對比早期教會,「凡物公用」就是我們的奉獻。不斤斤計較又樂意分享,才是奉獻應有的態度。觀宣還有一半成年人沒有團契生活,少年人也不常參加崇拜,我們聚會和查經的吸引力似乎遠遜於早期教會。但我認為與其再埋怨人不理「不可停止聚會」的命令,不如去反思我們為何缺乏生命的吸引力。觀宣新來賓多是來自別的教會,個人佈道的果子較少。熱忱不足和缺乏生命力,也許是問題的根本。

早期信徒相信耶穌就是那位將要快來的統治者。相對於當時的統治者,信仰非僅僅道德的重整,也是政治的介入。信徒每天查經,理應充滿改變現況的憧憬。我相信當時教會最吸引人的,正正是對應當下生活的信息。可是,今天很多人形容教會「離地」,皆因教會對人間疾苦不聞不問。2003年SARS時,淘大花園變了一個「死城」,而我們沒有關心。觀塘區連續多年成為全港「首窮」,我們亦沒有行動。面對疫情,幸好我們也派過口罩和漂白水。

史托德牧師(1921-2011)被譽為二十世紀福音派一位重要領袖之一。他曾提出「我們稱義雖是單憑著信,審判的時候卻以行為,即是「善事」或「善行」作根據。…皮雅士在許多年前說過:『除非人的信仰可以救他除掉自私,轉去服事人,否則他決不能脫離地獄而進入天堂。』」史托德牧師的說法無疑沖擊著我們大多數人的認知。在教會的層面,更加應該拿出信心的證據來。

觀宣推動「愛鄰舍」多年,每月奉獻者數十,服事者十數。從投入程度看,肯定說不上及格。若我們明白行動的重要性,回應便應該更有力。也許當我們真的發力時,內裡才發生真正的生命力。


最後更新日期: 2020年08月03日 09:57

返回

其他日子文章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