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於神向亞伯拉罕的應許非常熟悉。神從創12章呼召亞伯蘭開始已與他建立了一份很深的關係。雖然創18章形容亞伯拉罕對神要賜給他一個兒子仍有點保留,但神卻沒有因此而吝嗇,仍視亞伯拉罕為他真正的朋友。所以創18:17這樣說:「耶和華說:『我所要作的事,豈可瞞著亞伯拉罕呢?』」
不知道大家會否有這樣的感覺,以為神並不是時刻在我們身邊,有些時候我們在禱告中會感受到祂的同在,但這感受卻並非時常體會得到。亞伯拉罕的境界似乎已經超越了我們一般的情況。在關乎所多瑪城的事情上,在神開口之前,經文沒有記載他向神祈求,但神已把祂要在所多瑪城所作的工顯示給亞伯拉罕看。可能這正是我們與神的關係和信心要朝向的目標:一切經已是盡在不言中。其實聖經一早已應許過我們,在未祈求之先,神已明白我們的需要。問題是若果我們真的能夠像亞伯拉罕一樣,與神有親密的關係,神的心意便變成了我的心意,我們每天要做的每個決定,即使是靠我們的常識,也會與祂的心意吻合。
或許你會問:「若果我的決定與祂的心意不同又如何?」其實正如創18章故事的發展一樣,神已經把結局清楚地向我們顯明。在亞伯拉罕與神討價還價是否要除滅所多瑪城的時候,亞伯拉罕深深地體會到神的憐憫,但同時亦接納了神的公義,故此創18章的結尾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接納了神對所多瑪城的懲處方式,神與人最終達成了一致的心意。
但話說回頭,若果神已經知道我們一切的需要,這是否代表我們無需祈求呢?我們再看看剛才亞伯拉罕的例子,當神向他表明自己心意的時候,亞伯拉罕便鼓起勇氣向神為所多瑪城代求。要是我們如此禱告:「我並不敢肯定,可能這並非神的心意」,然後就停在那裏,我相信我們的信心仍有進步空間。我們並非要「死纏」,而是要從我們和神的關係著眼。
最近拓展小組又再出動了解目前樓市的情況,看看是否有合適的樓盤。當我來到主面前安靜祈禱的時候,我需要自省的是:我是按我的心意抑或神的心意去求?我是想從神手中得著一個筍盤抑或想要得著神自己?我向神求的其中一個方向是盼望教會整體可以藉這過程更明白祂的心意。雖然神在我們未祈求之先已明白我們的需要;但很明顯的是祂明白我們比我們明白祂更多,正因如此,我們便需要更努力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