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查詢:2756 2253
更多聯絡資料

牧者心聲

面對人性的貪婪

於 2025年11月08日 發佈自 余秀蓮姑娘

有一次,在旅行途中走進一間賣酒的商店,那裡有林林種種的釀酒,口味及功效各有不同,有果香味、花香味、茶香味,也有強身保健之效。從踏進去的那刻,店員不斷向我們講解產品,而我們的眼目就向著場內的展銷品快速地橫掃一圈,口也不停地小酌每一種酒,欣賞它的色、香、味,也留心並查詢其功效。不經不覺,就聽到有人叫囂,原來在店內某一個角落,有一位團友已經不勝酒力坐下休息,我們繼續興致勃勃地探求自身的喜好,只是加上一份警覺的心。

 

可能這樣的經驗似曾相識,面對各式比拼,例如: AI的新功能、保健產品的效用、讀書選科時的資料搜集、網上熱搜話題……,這些大量搜尋比拼的事情,在我們看來是平常不過的好事。

 

按照信仰的範疇,我們對於“貪婪”的觀念是負面的,是神不喜悅的。我們會試圖壓抑內心冒出的“貪慾”,因為這是聖經的教導,提前6:10-11「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但你這屬 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 “貪婪”的人自己製造痛苦,一直想要更多。這不一定是金錢,也可以是名聲、受人的肯定、性的試探,亦可以是前面所論及平常不過的事。“貪戀”原文的意思是主動伸手去摸,或者是去抓一個東西,同時亦帶著努力追求及渴慕,所以它不完全是負面的,也有正面的力量,是一種重要的生命驅動力。看書時才知道德文的「好奇」是由兩個字合併而成,就是「新」、「貪慾」,即「對新事物的貪心」,所以原來「貪心」也是一種能量,在人類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因此,重點不在於完全消除,而是轉化。經文提醒我們要逃避,意思是承認它的存在及對自己負面的影響,了解自己在那裡失控,就遠離失控的場境,轉化成對生命的熱愛。願意承認就能看見自己貪婪背後的「深層的渴望及需要」,我們就能平靜地面對這「真實」,是生命被造的部份。例如:「貪財」背後是需要安全感,所以當你問賺多少才足夠,通常的反應是越多越好,也不能容忍少許的虧損,這樣的人整日都是表情繃緊,無法放鬆,也不會享受到錢財帶來的平安及喜樂。但當他能夠轉化,回歸上主,他所努力賺取的金錢既可以感恩地享受,同時有滿足的喜樂,因為他知道所信的是誰,也可以適當地放下賺錢的機會,可以努力花更多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因為他們同樣地給予他安全感。這些正面的驅動力也就能成就了主在創世時美善的旨意。


最後更新日期: 2025年11月07日 16:41

返回

其他日子文章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