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會整體開始回應神的呼召,向人傳講耶穌基督的救贖大愛,我們都覺得理所當然,也期望看見教會的改變。我們不單是想想而已,不同的團契正各自以不同的形式試行呢!不過我在想,怎樣才能讓生命中的使命長久?
這使我想起今年跨年齡層的馬可福音查經主題「福音與門徒」,主耶穌對人有呼召及期盼,人立刻跟從。跟從之後,祂繼續將「道」種撒在我們的心田,若我們的土壤是在路旁、淺土石頭地、在荊棘裡,這些心田都不能結出果子,但我們若是好土,也就能有收成,結出不同數量的果實。主耶穌會懷著盼望,照我們所能明白的「道」種撒在所有的心田中。不過每個人的心田狀況都會被很多因素改變。
例如︰觀宣曾經在1975年葛培理佈道會,獲分派百多人到教會來,當年觀宣教會人數增加了一倍多,發展迅速。這些激勵人心的經驗,也許成為了我們的期盼,很努力的傳福音;但若果日子久了,看不見收成,我們也會累,也會有懷疑,然後就停下來。這是其中一類心靈面貌。另一類是因著大家都想傳福音,意見多執拗也多,未見福音的果實,各自心田可能已經充滿了荊棘。還有些人對此無感,依舊地生活。
這些主早就知道,但祂仍然充滿期盼,繼續慷慨的撒種,在可4:21-34又用比喻告訴我們,神國的君王耶穌並沒有將祂的國隱藏,祂願意我們看見及聽見,只要我們願意便能夠明白。人心中天國的成長是恩典,不能靠人的努力,當人願意放棄「他們自己建構的天國」榮耀,就看見道成肉身的耶穌這位天國的君王,並且這粒看似卑微的種子,栽種在心田後,就成長起來,遠超過人間的國度,也祝福更多的人。我們已經歷遇撒種者的愛,這份「愛」是要成為內心傳福音的推動力,你能認出自己的心田嗎?人願意看見,願意聽見,就能明白,也能體會耶穌的心腸,做一個快樂慷慨的撒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