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本港於2020年1月發現首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起計,我們便開啟了漫長的抗疫之路,早前從新聞中得悉,原來截至10月18日已是抗疫第1000日。期間整個社會不單經濟民生受到衝擊,市民的身心健康也受到嚴重影響。配戴口罩已成為常態,即使多次檢測,接種完一針又一針的疫苗仍免不了受到感染,累計逾184萬宗確診,最終有超過一萬人死亡。長期面對病疾的威脅的確是好不容易的事。
主耶穌在世的日子,因著憐憫的緣故,祂對於深受病疾煎熬的人也是特別在意:祂使患大痲瘋的得醫治潔淨(可1:40-45)、解決了患血漏的女人十二年以來的困擾(可5:25-43)、醫治在畢士大池旁,經已躺著三十八年的病人(約5:1-18)等。每一個病人的身、心、靈皆有很大的需要,不過旁觀者卻不是這麼想,特別是當時的宗教領袖就更不以為然,對於主耶穌所作的總是諸多挑剔批評。因此,主耶穌提醒他們:「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7下) 人不會在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之時去找醫生的,倒過來說,當我們去找醫生之時,我們就是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即使是醫生自己,也有能醫不自醫的時候,就如外科醫生總不能替自己動手術吧。主耶穌來「召罪人」就是要使我們的生命被醫治和得著救恩。不過我們不得不承認,即使我們已決志信主、接受水禮、加入教會參與不同聚會,甚至投身服事,我們仍是一個「長期病患者」,就好像直到如今已過了1000日,不管我們盡怎樣大的努力,也不能完全克服新冠疫情一樣。我們必須恆常不斷的來到主耶穌這位大醫生跟前尋求醫治。按照人的本性是沒有人喜歡常常去見醫生的,說句實話,需要去見醫生的時候也是逼不得已。但若然我們把這人性的本質套進上述主耶穌的教導,便會有很大的問題:我們只希望在有需要,或者逼不得已的時候才找這位大醫生幫忙;但最好是不必找祂,祂亦不要過問我的生活。最終的結果便是把自己的生活甚至一生弄得一團糟。所以「自以為無病」並非好事,社會沒完沒了的疫情正是要提醒我們,在個人層面,我是一個「長期病患者」,以至每時每刻我也需來到主耶穌跟前接受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