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耶穌基督在世上生活對我有什麼意義呢?不知道你也有同樣的好奇—耶穌“道成肉身”的信仰要義與我何干?由於在現今的文化下,我們會傾向按照自我的想法、喜好、時間而對不同人或群體有不同表現,故此這反省幫助了我與不同性格的人共處。主耶穌所展示的道成肉身是放下自己,“虛己”地選擇了僕人的形象,在世上生活。原本一位掌管歷史的王順服至死,祂以無罪的生命,為世上的人付上了沉重的代價。(腓二6-8)
不但如此,祂的一生亦展示出選擇捨棄自己合理的權利,為的是與人認同。以下的片段可能帶給我們久違了的生命模式。
耶穌在馬槽出生,兒時因著政治的逼害逃到埃及,後來回到家鄉拿撒勒,在一個被人看為低賤的城鎮長大,別人都不會對這貧民窟裡的人有什麼期望(約一46),也許祂很早已經跟從父親作木匠謀生(可6:3),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祂能憑什麼去完成福音的使命呢?所以後來祂的遭遇充滿了坎坷及挫折。祂為何要選擇這種形象呢?或許因為這是世界大部份人的生活體驗,祂願意與他們認同。
祂也跟我們一樣經歷過情感的痛苦,十二歲與家人上聖殿過節,專心與聖殿裡的領袖談道,祂的父母不理解(路二50)。在耶穌傳道的初期,家人甚至認為祂是一個宗教狂熱的瘋子(可三21)。在面對拉撒路死亡,主也容許自己受拉撒路姊妹的眼淚感動而哭泣(約十一35)。即使主最親密的朋友—門徒,也不明白祂使命的核心,甚至被其中一位曾偷取金錢的猶大背叛出賣(約十二6;可十四10);另一個密友彼得在主耶穌被捕後三次不認祂;那些跟從祂的密友,在祂被捕時都離開祂,逃之夭夭(太二十六56)。主耶穌在祂的仇敵誣告下,最終成功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
主耶穌的生命模式,讓我們看見合乎聖經的認同以及道成肉身,必然會使人為別人的緣故而變得軟弱。當然,若果沒有在基督裡的力量,沒有人能像主耶穌一樣作出如此選擇(腓4:13)。所以今日大家無論在家庭、工作、事奉、甚至團契、教會、社會裡,遭遇種種的壓力,可能是來自人際關係,或是環境狀況,請想想今日你是領受僕人的生活方式去服侍世界,這種方式需要生命的委身,為幫助你所服侍的群體而節制一些想做的事,或執行一些你不喜歡的工作。因著你委身於那個群體,即使遇到麻煩,或服侍沒有果效,心裡可能已有千百個理由,對自己說放棄吧!寧可做一些更有用、更使人滿足的事。就在那時候,你才會真正明白與人認同的委身,在主耶穌眼中是什麼一回事。